>" data-bd-imgshare-binded="1" style="border: none; vertical-align: middle; cursor: pointer;">
图说:江畔追梦摄影展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摄
【新民晚报·新民网】昨天,130余幅照片拉开了第五届江畔追梦摄影展的序幕。摄影展见证了老年摄影爱好者的变化,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称,“他们的摄影水平在不断提高,未来尤其需要将格局放大,更多地通过镜头参与公共话题。”
>" data-bd-imgshare-binded="1" style="border: none; vertical-align: middle; cursor: pointer;">
图说:王湖广的一等奖作品 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摄
一走进周家渡社区文化中心二楼展厅,一等奖《老革命的现代风采》组照格外抢眼(见上图)。年过六旬的王湖广以88岁母亲的生活入题,老人弹琴、读书、自拍、网上视频电话、扶着轮椅车……悠闲自得的心情和充满好奇的求知欲在五帧照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。她透露,最初创作这组照片并没有想要参加评比,“想为母亲留下一些好的照片,不过我拍扶轮椅的照片还是用了摄影技巧,三张重复曝光,让我妈站了好久”。
现场评委专家非常欣喜当下民间摄影中的女性风采。本次比赛共收到近百名摄影爱好者作品,14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,而女性占到一半。雍和分析,一方面生活便利,女性逐渐摆脱繁重的家务;另一方面女性更加独立自强,摄影一样棒。
>" data-bd-imgshare-binded="1" style="border: none; vertical-align: middle; cursor: pointer;">
图说:两名一等奖获得者在交流摄影 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摄
本展览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、浦东新区文广局等主办,浦南文化馆等承办。记者发现,摄影展上大多老年摄影爱好者都是组团来参展。他们也感受到,近年来有越来越多摄影沙龙、协会等诞生,而很多团体都是从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摄影班慢慢起步。
同样是一等奖获得者郭广龄表示,退休后就一直爱好摄影,现在很多时候都是“抱团”创作,“我们不少摄影爱好者都是零基础,有圈子可以增强交流,也意味着有更多平台展示个人成果”。
对此,作为评委的雍和解释:“民间摄影团体增多,一方面是摄影爱好者在增多,另一方面是一个人闭门造车看不出毛病,多交流进步更快,另外团体成员也有更多机会参加讲座比赛,同样是学习。”
>" data-bd-imgshare-binded="1" style="border: none; vertical-align: middle; cursor: pointer;">
图说:展出作品 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摄
不过,部分摄影爱好者和社区中心摄影教师等承认,文化水平仍是民间摄影继续提高的一道“坎儿”。
雍和分析,前两年很多业余爱好者爱拍风景,如今他们正逐渐将视角转拉身边的人和事。他建议,业余爱好者若想提高摄影作品必须面对生活,面对现实,“生活中的资源取之不尽,当下又将成为不可复制的历史,我们假如多一个心眼,随时记录,将留存下城市的共同记忆。同时,我们要放大格局,更多地关注公共话题”。
另外,他提醒,在“人人都可以做摄影师”的当下,想要出好作品必须走心。“数码产品让创作者按快门时更加随心所欲,只是每一幅作品诞生以后,创作者有没有花时间去思考它的好坏?因为不断反省是关键。”他强调。(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)